化工高等教育杂志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管/主办:教育部/全国化工高教学会;华东理...
国内刊号:CN:31-1043/G4
国际刊号:ISSN:1000-6168
期刊信息

中文名称:化工高等教育

语言:中文

类别:化工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全国化工高教学会;华东理...

创刊时间:双月刊

出版周期:双月刊

国内刊号:CN31-1043/G4

国际刊号:ISSN1000-6168

邮发代号:1984

定价:408.00元/年

出版地:上海

首页>化工高等教育
  • 杂志名称:化工高等教育
  •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全国化工高教学会;华东理...
  • 国际刊号:1000-6168
  • 国内刊号:31-1043/G4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
化工高等教育期刊介绍

《化工高等教育》(CN:31-1043/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化工高等教育》是一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其内容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密切结合各个化工类校、院、系教育特点和教育实践开展应用性研究刊物,注重实践性、学术性、信息性,反映化工高等教育的新思想、新模式、新机制、新经验。

栏目设置
高教改革与发展、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课程建设、思想理论教育、教改经验交流、实践教育、学科建议、国外化工教育
数据库收录/荣誉
国家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化工高等教育杂志投稿须知

1、《化工高等教育》题目:简明具体,以20字以内为宜,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化工高等教育》作者署名:多位作者之间以逗号分隔;工作单位、所在省市、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3、《化工高等教育》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份、性别、职称或学位;通讯作者姓名、邮箱地址。

4、具有基金项目的稿件应注明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注于首页页脚作者简介之下。

5、中文摘要:200-300字;中文关键词3-5个,每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6、正文:各级标题序号用“一、(一)1.(1)”格式表示;稿件字数以5000-8000字为宜。

期刊引用
年度被引次数报告 (学术成果产出及被引变化趋势)
往期文章
  • 创新机制 激发活力 开创化工教育发展新局面——在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第四届五次理事会上的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同志们:在全国人民喜庆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之际,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第四届五次理事会在孙中山先生故乡、香山文化发源地中山市隆重召开了。

    作者:郝长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践行OBE理念,开展化工类专业新工科建设

    本文从基于产出的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出发,探讨了应用OBE理念指导工程教育改革的路径和方法。当前经济、社会、科技、产业正在发生着突飞猛进的变化,化工类专业必须践行OBE教育理念,从各方面的需求出发,加快专业的改造升级,推进新工科建设。专业应重新制定培养目标,更新专业知识体系,注重学科交叉和融合,推进协同育人...

    作者:夏淑倩; 王曼玲; 程金萍; 魏树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适应行业发展,培育应用型紧缺人才——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探索

    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是应对我国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的重要措施。依托全国首届化学工程领域化工安全方向复合型工程(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本文基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工艺和安全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国内和国外相结合""少学时,多门类"的思路,构建了适用于行业发展的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对重点课程的相...

    作者:孟亦飞; 赵东风; 杨朝合; 刘义; 刘丽; 辛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提升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教育实效的实践与建议

    本文以提升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教育实效为研究目标,在分析高校科研创新实践现状的基础上,展示了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指导实践过程,分析了创新实践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有效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学生科研创新实践效果的建议。

    作者:李小川; 王启立; 周治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工程师能力培养——“卓越计划”的实践与反思

    为培养更多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的高素质工程人才,教育部于2010年推出了"卓越计划",其突出特点之一是强调企业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该计划实施了一些创新性的举措,如在校内成立指导校企联合培养的组织领导机构,调整学位计划、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强化学生实习,建设学生实践平台,提供高质量的实习机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

    作者:范惠明; 周匀 刊期: 2018年第01期